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内容详情

奋进广西 · 鲜事播报|广西积极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11-05 14:40作者:覃星星 陈一帆 农冠斌来源:经济参考报

桂风潮.jpg


6a600c338744ebf8ff15cbb532ee36246159a7ff.webp_副本.jpg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覃星星 陈一帆 农冠斌

责编|华夏影响力、南方影响力总编 李寒江


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广西深挖开放优势,锚定战略定位,与东盟国家交往日益密切,双边贸易规模快速壮大,东盟已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当前,广西已建立覆盖交通、贸易等40多个领域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稳步推进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硬联通”日渐完善

10月清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一派繁忙。这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南疆门户,如今已成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见证——

一辆辆从越南入境、满载农产品的货车驶入口岸。“来自东南亚的水果入境后会制成果脯等产品,销往国内连锁商超以及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广西宁明清和果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华源说。

一辆辆装满零部件、驶向越南的货车络绎不绝。凭祥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元指着地图告诉记者,企业制造的电子元件只需三四个小时就能出口送达位于越南的组装工厂。

作为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近年来,友谊关口岸不断探索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创新开展“一站式”通关服务,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不久前,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越智慧口岸(友谊关—友谊)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借助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口岸通关可24小时‘不打烊’‘零等待’,极大提升通关效率。”项目承建方广西路桥集团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常务副经理陈斌说。

从全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到通江达海的平陆运河……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加速推进,正构建起一张覆盖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广西与东盟乃至全球的经贸往来铺设了一条条“高速路”。

北部湾畔,巨型桥吊在自动化技术控制下精准装卸货物。不远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汽笛阵阵。在这里,各式各样的货物南来北往、出山入海。

回想以前,广西沿海铁路公司运营部副主任宋世军感慨地表示,钦州港东站原本只是钦州保税港区的配套设施,货运量很小,一周只有一两列货运列车发出。

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南向通道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广西北部湾港—重庆)首次实现双向对开。自此,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线到网,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多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品得以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西部地区企业更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货场,口岸出口货物已实现1小时内通关。“以南宁为起点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南宁市有关负责人介绍。

直通中越边境的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建设如火如荼,预计2025年实现通车;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钢铁丝带”越织越密。

“软联通”加快推进

随着自贸试验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建设向纵深推进,广西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制度型开放前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19年,涵盖南宁、钦州港、崇左三个片区,是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和窗口。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不断放大开放平台优势和改革创新溢出效应,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的集成创新地。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南宁片区在广西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中率先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服务中心,打造促进服务RCEP成员国的双向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综合性服务窗口,服务企业近400家。

同时,南宁片区联合海关等部门,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今年1至5月,邕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00余份,签证金额约1.3万亿元。

一项项改革举措,让市场经营的便利程度持续提升,跨境跨区域产业合作更加深入,也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广西竣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首家边境落地水果加工规模企业,于2020年落户崇左片区。“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本优势。”公司副总经理沈戊阳说,公司利用东南亚与国内错峰上市的水果,在本地进行深加工,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不断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升级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2018年以来,广西积极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一个更加开放、高效且充满活力的金融体系,正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560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此汇聚,这一数字约是2018年底的27倍。

2019年落户金融城的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日均业务量已从初创期的2万笔提升至当前的15万笔,为区域内资金往来、投融资合作、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便利。

“依托中银香港打造区域化银行旗舰,能够在东盟地区提供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托管、资产管理、航空租赁等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说。

随着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对标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广西积极作为,不断深化与东盟在产业标准、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等方面开放衔接。

2024年以来,广西推动与东盟国家互换电动汽车重点标准清单282项、转化应用中国标准32项。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结合国内新能源推广经验,积极参与印尼新能源政策讨论,推动充电桩标准进入印尼标准法规体系,并将小型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质量管理等标准同步引入印尼。

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

在今年9月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上汽通用五菱品牌旗下首款概念车“东盟之光”惊艳亮相。公司品牌与传播总经理周钘说,这款车命名为“东盟之光”,展现了公司持续助力推动东盟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2017年建立印尼基地的上汽通用五菱,如今已深度嵌入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截至今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连续3年位于首位。

随着“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广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越发凸显。一方面,依托一系列开放平台,广西企业加速“走出去”;另一方面,广西大力“引进来”,加速构建跨境产业体系。

在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化机浆生产线和高档白卡纸生产线高速运转,大卷白卡纸被机器分切成小纸卷,源源不断地被传送出来。这些白卡纸将发往泰国、越南、马来西亚、阿联酋等东南亚和中东国家,广泛用于药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产品包装。

“公司从东盟国家进口木浆、淀粉、木片等原材料,借助RCEP的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企业可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关务经理周菊说,2023年公司出口RCEP国家总额达1.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29%。

在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两国双园”项目、跨国多栖企业加速聚集。

中马钦州产业园建成中国—东盟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年加工毛燕能力达500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马来西亚毛燕实现输华常态化;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大马联合钢铁一期全面投产,填补整个东盟地区的H型钢生产线空白。

随着中国和东盟产业互补性越来越强,更多企业在广西与东盟间开启“双向奔赴”,越来越多的“广西制造”成功打入东盟等国际市场。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超介绍,广西结合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地区面向东盟的产业转移,积极构建以汽车、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机械、食品等特色产业为辅的“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近3年来,广西累计引进华谊化工、青山瑞浦、中伟新材料等龙头企业160多家。当前,广西已形成“大湾区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及市场”、“东盟原材料+广西制造+全球市场”等一批特色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模式。

中间品进出口数据是衡量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对东盟中间品进出口已由2004年的605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8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计算机零附件、音视频零件等电子信息产品中间品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原标题|
广西积极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积极采取删除处理。邮箱:2228958325@qq.com


ABUIABACGAAg8Z7LmgYooIWO-wMwjAY4ngI.jpg